墨乡虹关行

学校:苏州市木渎高级中学|作者:嵇予宸

为了了解徽墨的制作工艺,暑假里,我不远千里来到虹关村。虹关村位于江西婺源县城北去50公里的浙源乡。清朝时小小的虹关村竟然就拥有80余家墨铺,是名副其实的“徽墨之乡”!本文原创首发于跳跳龙AI(www.365xuet.com),严禁无授权转载。

到达虹关村,我本以为处处墨香,遍地墨坊。然而村中难以找到和墨有关的痕迹。我纳闷:“徽墨古村”是在这儿吗?妈妈安慰我:“别急,高勇叔叔在尚逸工坊等我们,今天他会教你制墨。”来到位于务本堂的尚逸工坊。我发现这是一栋典型的徽派宅院,远远就能看见高高的风火墙。墙体由青砖修筑而成,青苔布满了这座沧桑的古宅。踏过门槛就走进屋内了,再右转就到了大堂,抬头一看,匾上“务本堂”三个烫金大字引人注目。好一座有着文化底蕴的古宅啊!站在屋内的天井中一眼就能瞧见湛蓝的天空。在那里我们见到了高勇叔叔。我在他的手上闻到了久违的墨香,我想一定是在制墨时留下的痕迹吧!果不其然,高叔叔说他在我们来之前就已经做了一会儿墨了。本文原创首发于跳跳龙AI(www.365xuet.com),严禁无授权转载。

高叔叔介绍说制墨分8个步骤,分别是“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和“描金”。墨有两种,一种是油烟墨,另一种是松烟墨。油烟由烧桐油灯获取烟粉而得,而松烟由烧松木获取烟粉而得。油烟来之不易,烧一斤桐油也仅能获得50克油烟粉末。高叔叔就给我们展示了油烟粉末,我一看,油烟粉末细细的,感觉比食用盐还要小,颜色乌黑发亮。接着,开始制墨了!制墨先要像和面一样“和料”,要在油烟里加入适量的骨胶和冰片。我刚刚闻到的墨香的味就来源于冰片。和好了料要“烘蒸”,使三种物质能融合到一起去。高叔叔这时拿出了已经“烘蒸”完成的墨团。我看着这团墨,比原来的油烟更加油亮,拿在手里黏糊糊的。接下来一步叫“杵捣”,是整个制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至今无法用机器替代,徽墨的奥妙之处就在于此。高叔叔管这步叫“千锤百炼”,其实就是用锤子用力敲打墨团,让里面的物质分布地更加均匀。别看这一步,不是能随随便便乱敲一阵就算过关了,也有技巧的。高叔叔先用力敲打墨团下半部分,再用手在最前面往后卷,把墨团卷成原来的样子后往左旋转90度,再依次重复前面的步骤。看着高叔叔一气呵成,熟练流畅的动作,我十分羡慕,很想亲自体验制墨的感觉,便拿了一个4斤的小锤子开始了。我拿起锤子,对准了下半部分,用力敲下去,但我的速度远不及高叔叔,一锤下去感觉慢悠悠的;一看,锤子的一半都还在木板上。接着,我用手放在墨团前面往后卷,结果卷到一半时卷不动了。一看原来是墨团全黏在木板上了。这时高叔叔拿出小铲子,对准黏住的地方,轻而快地铲了两下,墨团就又回到我手上了。接着我又卖力的锤炼了一会儿,感觉累坏了。我心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是制墨也不容易啊!我的动作跟高叔叔简直是天上地下。我,妈妈和高叔叔连番上阵,忙乎了好一会儿也才勉强完成。我想:叔叔说得真对,我们肯定已经把这块墨团千锤百炼了!然后要“揉搓”,把墨团揉成一个没有一丝缝隙的圆球。这步很关键。即使只有一丝缝隙,完工时墨很可能会裂开,这样一次努力就白费了。看着高叔叔飞快地揉着墨团,墨上面已经见不到几丝缝隙了。我看着急了,也飞快地揉着墨团,使出了“洪荒之力”,眼见着缝隙一点点消失,心里感到无比舒畅。我看着完成的墨球,上面光鲜油亮,真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最后要“入模”,把墨模搭起来,再放入墨团使墨团成型。高叔叔要考考我,让我自己搭墨模,结果我还是将前后左右都搭反了。搭墨盒也蕴含着无穷的奥妙,传统手工艺中处处展现着先人的智慧啊!墨团成型后也还要经过半年“晾墨”才算真正完成。半年里每天都要翻身晾晒,一旦处理不当,墨块轻则弯曲,重则发霉报销。最后要给墨描金。看来我今天是带不走自己做的徽墨了,多少有些遗憾。我想:小小的一块墨里中蕴含着繁琐的工艺,先人的智慧以及众多工匠们的心血,真是“一纸一墨当思来之不易”啊!本文原创首发于跳跳龙AI(www.365xuet.com),严禁无授权转载。

我逛遍了整个村子,游程中只遇到了一位外国人。他也是对徽墨有着极大的兴趣,才专程而来的。据说故宫里收藏的100多块清墨里,有70多块是在虹关村生产的。 而现在我在村中只见民宿和农家乐的踪影,却再也见不到昔日“松烟生紫玉,墨影染虹关”的景象了。本文原创首发于跳跳龙AI(www.365xuet.com),严禁无授权转载。

回到村口,千年古樟树矗立,它们是那么蓬蓬勃勃,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枝干粗壮,枝叶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撑起一大片树阴,似乎向我们诉说这虹关村昔日制墨的繁荣景象。树阴下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古村正在开发建设中。原本静寂安逸的古村也许会逐渐消失。我不知道下一次再来时还能看到更多像尚逸工坊和坚持制墨的高勇叔叔的人?我有些期待又有些担忧。本文原创首发于跳跳龙AI(www.365xuet.com),严禁无授权转载。

本文原创首发于跳跳龙AI(www.365xuet.com),严禁无授权转载。

更多原创文章,免费获得专家点评,尽在跳跳龙AI!

原文中红色字体为导师批改的痕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严禁无授权转载。
班级投稿
平台导师点评
立即投稿
一篇值得一看的好文章,以简洁的语言开头,一语道出虹关村的特点和地位,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将参观过程介绍的非常清楚,对于尚逸工坊的建筑描写的很仔细,也非常准确,有空间概念,也写出了建筑特色,个人感觉文字稍显多了点,因为中心是制墨,所以外观等可以简单略过,和制墨有关的材料可以凸显出来。语句也可以变变形式,不要太单调。 制墨工序叙述得非常详细、到位,有读《活版》的感觉,一步步娓娓道来,让人似乎也跟随这小作者制作了一次墨一般,同时又将自己感受穿插在其中,特别真实,特别有感染力,也感觉到小作者收获多多。 将文章上升到更高高度的是结尾,不光介绍制作流程和自己亲身经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强烈的撞击着小作者的心灵,清朝时八十余家墨铺,到现在只见民俗,让小作者又有深深的担忧,思考深入,敲打着我们读者的心灵!
上一篇: 体验无人售药机
下一篇: 种植后悔药

拓展阅读

更多>>
评论

关注跳跳龙AI公众号

  中小学作文智能批改平台

墨乡虹关行

嵇予宸  苏州市木渎高级中学

为了了解徽墨的制作工艺,暑假里,我不远千里来到虹关村。虹关村位于江西婺源县城北去50公里的浙源乡。清朝时小小的虹关村竟然就拥有80余家墨铺,是名副其实的“徽墨之乡”!本文原创首发于跳跳龙AI(www.365xuet.com),严禁无授权转载。

到达虹关村,我本以为处处墨香,遍地墨坊。然而村中难以找到和墨有关的痕迹。我纳闷:“徽墨古村”是在这儿吗?妈妈安慰我:“别急,高勇叔叔在尚逸工坊等我们,今天他会教你制墨。”来到位于务本堂的尚逸工坊。我发现这是一栋典型的徽派宅院,远远就能看见高高的风火墙。墙体由青砖修筑而成,青苔布满了这座沧桑的古宅。踏过门槛就走进屋内了,再右转就到了大堂,抬头一看,匾上“务本堂”三个烫金大字引人注目。好一座有着文化底蕴的古宅啊!站在屋内的天井中一眼就能瞧见湛蓝的天空。在那里我们见到了高勇叔叔。我在他的手上闻到了久违的墨香,我想一定是在制墨时留下的痕迹吧!果不其然,高叔叔说他在我们来之前就已经做了一会儿墨了。本文原创首发于跳跳龙AI(www.365xuet.com),严禁无授权转载。

高叔叔介绍说制墨分8个步骤,分别是“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和“描金”。墨有两种,一种是油烟墨,另一种是松烟墨。油烟由烧桐油灯获取烟粉而得,而松烟由烧松木获取烟粉而得。油烟来之不易,烧一斤桐油也仅能获得50克油烟粉末。高叔叔就给我们展示了油烟粉末,我一看,油烟粉末细细的,感觉比食用盐还要小,颜色乌黑发亮。接着,开始制墨了!制墨先要像和面一样“和料”,要在油烟里加入适量的骨胶和冰片。我刚刚闻到的墨香的味就来源于冰片。和好了料要“烘蒸”,使三种物质能融合到一起去。高叔叔这时拿出了已经“烘蒸”完成的墨团。我看着这团墨,比原来的油烟更加油亮,拿在手里黏糊糊的。接下来一步叫“杵捣”,是整个制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至今无法用机器替代,徽墨的奥妙之处就在于此。高叔叔管这步叫“千锤百炼”,其实就是用锤子用力敲打墨团,让里面的物质分布地更加均匀。别看这一步,不是能随随便便乱敲一阵就算过关了,也有技巧的。高叔叔先用力敲打墨团下半部分,再用手在最前面往后卷,把墨团卷成原来的样子后往左旋转90度,再依次重复前面的步骤。看着高叔叔一气呵成,熟练流畅的动作,我十分羡慕,很想亲自体验制墨的感觉,便拿了一个4斤的小锤子开始了。我拿起锤子,对准了下半部分,用力敲下去,但我的速度远不及高叔叔,一锤下去感觉慢悠悠的;一看,锤子的一半都还在木板上。接着,我用手放在墨团前面往后卷,结果卷到一半时卷不动了。一看原来是墨团全黏在木板上了。这时高叔叔拿出小铲子,对准黏住的地方,轻而快地铲了两下,墨团就又回到我手上了。接着我又卖力的锤炼了一会儿,感觉累坏了。我心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是制墨也不容易啊!我的动作跟高叔叔简直是天上地下。我,妈妈和高叔叔连番上阵,忙乎了好一会儿也才勉强完成。我想:叔叔说得真对,我们肯定已经把这块墨团千锤百炼了!然后要“揉搓”,把墨团揉成一个没有一丝缝隙的圆球。这步很关键。即使只有一丝缝隙,完工时墨很可能会裂开,这样一次努力就白费了。看着高叔叔飞快地揉着墨团,墨上面已经见不到几丝缝隙了。我看着急了,也飞快地揉着墨团,使出了“洪荒之力”,眼见着缝隙一点点消失,心里感到无比舒畅。我看着完成的墨球,上面光鲜油亮,真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最后要“入模”,把墨模搭起来,再放入墨团使墨团成型。高叔叔要考考我,让我自己搭墨模,结果我还是将前后左右都搭反了。搭墨盒也蕴含着无穷的奥妙,传统手工艺中处处展现着先人的智慧啊!墨团成型后也还要经过半年“晾墨”才算真正完成。半年里每天都要翻身晾晒,一旦处理不当,墨块轻则弯曲,重则发霉报销。最后要给墨描金。看来我今天是带不走自己做的徽墨了,多少有些遗憾。我想:小小的一块墨里中蕴含着繁琐的工艺,先人的智慧以及众多工匠们的心血,真是“一纸一墨当思来之不易”啊!本文原创首发于跳跳龙AI(www.365xuet.com),严禁无授权转载。

我逛遍了整个村子,游程中只遇到了一位外国人。他也是对徽墨有着极大的兴趣,才专程而来的。据说故宫里收藏的100多块清墨里,有70多块是在虹关村生产的。 而现在我在村中只见民宿和农家乐的踪影,却再也见不到昔日“松烟生紫玉,墨影染虹关”的景象了。本文原创首发于跳跳龙AI(www.365xuet.com),严禁无授权转载。

回到村口,千年古樟树矗立,它们是那么蓬蓬勃勃,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枝干粗壮,枝叶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撑起一大片树阴,似乎向我们诉说这虹关村昔日制墨的繁荣景象。树阴下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古村正在开发建设中。原本静寂安逸的古村也许会逐渐消失。我不知道下一次再来时还能看到更多像尚逸工坊和坚持制墨的高勇叔叔的人?我有些期待又有些担忧。本文原创首发于跳跳龙AI(www.365xuet.com),严禁无授权转载。

本文原创首发于跳跳龙AI(www.365xuet.com),严禁无授权转载。

初一   记叙文   1800字 
365导师点评
一篇值得一看的好文章,以简洁的语言开头,一语道出虹关村的特点和地位,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将参观过程介绍的非常清楚,对于尚逸工坊的建筑描写的很仔细,也非常准确,有空间概念,也写出了建筑特色,个人感觉文字稍显多了点,因为中心是制墨,所以外观等可以简单略过,和制墨有关的材料可以凸显出来。语句也可以变变形式,不要太单调。 制墨工序叙述得非常详细、到位,有读《活版》的感觉,一步步娓娓道来,让人似乎也跟随这小作者制作了一次墨一般,同时又将自己感受穿插在其中,特别真实,特别有感染力,也感觉到小作者收获多多。 将文章上升到更高高度的是结尾,不光介绍制作流程和自己亲身经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强烈的撞击着小作者的心灵,清朝时八十余家墨铺,到现在只见民俗,让小作者又有深深的担忧,思考深入,敲打着我们读者的心灵!

应付金额:0

微信支付

投稿

咨询

文集

反馈

新建收藏夹